提档线也叫投档线,并且提档线不等于录取线,二者有两方面不同。
一、性质不同
1.录取线:指招生院校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
2.提档线: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靠前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当高校按招生计划的1:1投档时,投档线小于等于录取线;无退档时,录取线等于投档线;当有学生被退档时,录取线高于投档线。按其他比例招生时,考生档案容易被提走,但也可能因低分或不服从调剂等原因而被退档。
二、分类不同
1.录取线:一般来讲高考录取分为本科线、专科线。各地录取线都不同,主要是由当年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2、提档线: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_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上查到。档案状态-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录取线和提档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的含义和作用有所不同。
录取线是指高校在招生时规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高校根据自身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政策,设定一个分数线,只有达到或超过这个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录取线是高校为了筛选考生,控制招生数量和质量而设定的一个标准。
提档线是指高校在录取过程中,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填报的志愿顺序,逐个志愿进行录取的分数线。高校根据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直到招生计划满额或者考生的志愿填报结束。提档线是高校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志愿顺序进行录取的参考线,超过提档线的考生有较大的机会被录取到自己填报的志愿。
总结来说,录取线是高校设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考生需要达到或超过这个分数线才有资格被录取;而提档线是高校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志愿顺序进行录取的参考线,超过提档线的考生有较大的机会被录取到自己填报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