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是由于胆道受阻,胆汁累积而导致的肝硬化,病情时而轻缓时而严重,常会产生多种免疫性疾病并发症,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甲状腺炎等。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表现为四个发病时期,如果不能在第三时期之前及时发现并治疗,会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衰退,并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危及生命。

一、病症判断依据

1、早期

早期患者会出现休息不足易疲劳现象,同时皮肤会有瘙痒感,过度疲劳压力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有黄疸症状的患者通常较严重,常有肝肿大,皮肤抓挠后皮肤会形成蝶形色斑,皮肤变粗厚,易导致维生素A缺乏。

2、无黄疸期

患者血清胆固醇升高,大面积手足等皮肤有结节状黄疣,可能产生骨膜炎伴有疼痛压迫感。

3、黄疸期

黄疸出现,当颜色加深时病程进展到晚期,机体维生素D吸收出现障碍,随之骨质疏松软化甚至骨折,此时寿命不超过2年。

4、终末期

瘙痒,疲乏感加重,会出现腹腔积水、胃出血、夜盲、皮肤角化、凝血障碍。小胆管扭曲。最后为肝功能衰竭,静脉破裂、肝性脑病肾病、深度黄疸。

二、早期预防治疗

1、药物治疗

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瘙痒,可注射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维生素K1治疗凝血障碍,原发性疾病严重患者者需做肝移植治疗

2、饮食治疗

食用低脂肪食品五十克内,多吃高糖、高蛋白食物,多吃蔬菜。

上一篇:DOC是什么简称

下一篇:荷花几月开花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