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男,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原籍上海,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代表作《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等。
一、朦胧派诗人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二、代表作品如下: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宣告■北岛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我没有留下遗嘱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宁静的地平线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我只能选择天空决不跪在地上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好阻挡自由的风从星星的弹空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偈 子②为期待而绝望为绝望而期待绝望是最完美的期待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期待不一定开始绝望也未必结束或许召唤只有一声——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突然就在晚上出台的时候想起来舒婷的这首诗在这个有些特别的日子里徒增了些许的感伤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的能变成石头吗?为了眺望天上来鸿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沿着江峰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着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
三、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