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发动机制动”是驾驶行为的一种术语。车子的实际行驶速度大于在该挡位和油门下应有的行驶速度,就进入了发动机制动状态。比方说车辆以60km/h的速度行驶,如果此时只松开油门而不切断挡位,处于带挡滑行状态,往后车子的前进就是受到了发动机制动。此时不是发动机通过变速箱驱动车轮,而是反一反,车轮通过变速箱来驱动发动机,虽然没有加油门,但发动机还是保持一个高转速。
因为车轮转速快,车轮和发动机的连接没有断开,所以必然会带动发动机也达到相应的转速。比如现在在5挡,加速到60km/h需要1500转,那么车轮带动发动机也会达到1500转。如果现在在4挡,加速到60km/h需要2000转,那么车轮带动发动机也会达到2000转。
如果60KM/h的速度下松油门并且切断挡位,处于空挡滑行状态,那么就不会有发动机制动了。因为发动机和车轮之间没有了连接,此时发动机为怠速转速,车轮转速受到当时路况的影响,下坡会越来越快,上坡或平路会逐渐减速。
也就是说车子没有切断挡位,发动机和车轮始终处于连接状态,它们俩所对应的转速和车速是一一对应的。发动机转的快,那就带动车轮转的快;车轮转的快,反过来带动发动机转的快。因为发动机旋转要克服很多阻力,比如压缩阻力、排气阻力、摩擦阻力、带动各种附件的阻力等。所以车轮带动发动机转时,这些阻力都有车轮传过来的力来克服,这样就达到了降低车轮转速的目的。
发动机制动方法如下
1、在渣油路面、泥泞冰雪路面等滑溜路面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发动机制动,灵活地运用驻车制动,尽量减少脚制动,如果使用脚制动,最好用间歇制动,且不可一脚踩死,以防侧滑。
2、在下长坡、崎岖山路等陡峭路面时,必须利用发动机制动,结合间歇制动来控制车速,由于长时间使用制动器会影响制动效能,甚至失去制动作用,遇到这种情况应适当停车休息,待制动毂和制动蹄片冷却后再继续行驶。
3、利用发动机制动时,需根据路况和车辆负荷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挡位,并根据车速大小给以适当的车轮制动,挡位太低,车速太慢,挡位太高,车轮制动器作用太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