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虽然地理上大部分是属于亚洲的,但是在很多方面俄罗斯与欧洲人比较接近,饮食上更接近欧洲人,而且很多生活习惯和运动爱好都偏向于欧洲人,不过因为地域大部分在亚洲的原因,俄罗斯更多的属于亚洲,但严格意义上是属于欧洲的。
历史沿革
早期起源
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混血的罗斯人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莫斯科大公国
1283年莫斯科公国正式建立。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俄罗斯帝国
1613年,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开创罗曼诺夫王朝。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罗斯正式成为俄罗斯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的俄罗斯参与全欧洲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苏联时期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前身),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现代俄罗斯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位于30°~180°E,50°~80°N左右,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
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海岸线长37653公里。
同时,俄还与日本、加拿大、格陵兰、冰岛、瑞典和美国隔海相望。
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随着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俄罗斯版图新增加2.55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
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低地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
气候特征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8℃~-10℃,7月平均温度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冬季严寒而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位于俄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点之一,1月平均温度-50℃,历史最低值-71.2℃。
从西到东**性气候逐渐加强;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或称(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
水系分布
俄罗斯临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濒临海域顺时针依次为里海、黑海、波罗的海、芬兰湾、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